0%

你是那个圈?!

9.23 画信话心课后有感

如果说,第一次画信课是一种硬着头皮的尝试,那上周那节课,让我对它彻底改变了看法。与伟长结缘之后,我自然是无比期待与梅子老师再次相遇。千呼万唤始出来,终于让我盼到了又一个周五。
在这几节课中,我同样注意到更多的细节。

课前鞠躬(续)

是的,我还是决定,要再来谈一谈师生问好这回事。
我曾说,梅子老师的问好,是一种仪式,一种ceremony的。今天,我对其这种印象不减。不过,我却没想到,原来她也会有些俏皮地对我们说:大声一点!
于是我们便拉长音调,增强了响度:“老——师——好——!!”
梅子老师满意的让我们坐下了。
许多女老师都是很注重同学们的精气神的。我们这学期新换的政治丁老师爱笑,于是她便笑了笑对我们说(连语调都和梅子老师差不多):再大声一点!同学们便又要拉长音调、增大响度了。
乐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,这意味着,问好声音越大,我们就需要花更多力气在声带上。这是为了让我们清醒一下吗?
梅子老师说,她每周四的梅子时间画信活动,已经坚持了384次。在每一次的结束之时,她与活动成员都要对着孔子的像敬重的行礼。我想着,这一周该是第385次了,等同于,7年,第20次。
这就是鞠躬的力量吗?
另及:怀念。怀念陪伴了我们一年的政治秋老师,他的姓氏随着一年的变化而变化(本名夏老师)。怀念专属于他的课前传统。我们初二四个班达成一致:秋老师进班级,关灯,鼓掌!!!秋老师每次都看起来颇为惊讶:哦哦!掌声如雷鸣一般,逼着秋老师只好从后门走了。
秋老师觉得我们不会提前把门锁上吗?
(抱歉问题实在太多了)

研墨

水多到水少,是进步与成熟的表现。
第一次研墨是我倒的水。倾斜一下瓷缸子,没想到水多了,泛滥了,差点糟蹋了初一同学的桌子。不过最后磨得墨不算特别稀,这也算一种成就吧。
研墨的时候要用墨条。这上面刻过字的,不过可惜我没有记住刻了些什么。把墨条光滑的那一面轻轻抵在砚台上,缓缓地移动、打转,感受凹凸不平带来的摩擦力。丝一般的墨从接触的地方化开,一层一层的,像越开越大的墨花。
这节课我们终于学会了少倒水。但意外的是,水少了,却自以为是的少转了,也许是,几十圈,于是这墨就特别淡,随时可能会枯竭。
所以,我宁愿,再来一次水少到水多的过程。那是天真无邪的童真啊。

梅子的发明

梅子老师说,她是个游戏老师,教做游戏的。于是她就自称有许多发明,把自己的左手当成纸张也是她的发明之一。今日同学们有幸体验了一回。
郑重地,郑重地,从末端拿起一支笔。用手腕微妙的力量转动起来,让笔毛在水中舒展开,再缓缓地使刷毛与缸口摩擦,排去多余的水分,并同时把笔毛聚拢在一起。步骤缺一不可,缺一个是对笔的不尊重,缺两个那就是大大的不尊重了。
用右手,让笔尖在左手掌心痒痒地划过,留下隐形的水迹。也许会感觉力不从心,手不听话了,那也是正常的事情。于是直线不小心变成了画圈,一圈一圈的,绕来绕去。
笔墨一定要用完,没用完绝对不许停,用完了也别再添了。

考核?

在最后的最后,梅子终于揭晓了我们今天的目的:一次考核。考核什么呢?还是考核画圈。
于是我们每个人取了一张草纸,裁出喜欢的形状,画起圈来。我还题上几个字:不需在意别人,只需“静心”。署名,故垒西边。
看样子使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了。但我不知道,我是否在梅子老师的心里也通过了,大概率是不太满意吧。
但正如梅子老师说的,今天的主题叫“你是那个圈”,也许我们就得在一圈圈变大的过程中,渐渐变得正、变得标准,变得像个圈吧。
不过,说实话,我宁愿再经历一遍,无论是水少回到水多,还是正圆回到扁圆的过程。那是回归本心最好的途径罢。

赏作者一杯作业......